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是怎么回事
辱母案”发生于2016年4月14日,于欢在母亲苏银霞和自己被11名催债人长达一小时的侮辱后,情急之下用水果刀刺伤了4人。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驾车就医,却因失血过多休克死亡。
2017年2月17日,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。宣判后,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杜洪章、许喜灵、李新新等人和被告人于欢不服一审判决,分别提出上诉。3月24日,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上诉。28日,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通知于欢的辩护人,被害人杜志浩的近亲属、被害人郭彦刚的诉讼代理人到山东高院查阅案卷
山东辱母案事件回顾
1、时间与地点
2016年4月14日,山东聊城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“辱母案”,当事人于欢因目睹母亲苏银霞被高利贷催债者长时间侮辱,持刀反抗致1死3伤,案件迅速引发社会对“正当防卫”界限的激烈讨论。
2、案件背景
苏银霞因经营困难向吴学占借款135万元,年息超36%(远超法定范围),因无力偿还,11名催债人将其母子非法拘禁在公司,期间用极端手段侮辱:播放黄色录像、辱骂、甚至用下体蹭苏银霞脸部,于欢多次报警,但警方到场后未有效制止便离开。
3、判决争议
2017年2月,聊城中院一审以“故意伤害罪”判处于欢无期徒刑。舆论哗然,公众质疑“为何反抗侮辱不算正当防卫”,2017年6月,山东高院二审认定于欢属“防卫过当”,改判有期徒刑5年。判决转变被视作司法回应民意的标志性事件。
4、社会影响
案件曝光后,“于欢该不该判刑”“法律能否保护亲情伦理”等话题刷屏网络。最高法将本案写入工作报告,推动正当防卫条款的细化适用,2020年于欢减刑出狱,但事件留下的法律与伦理争议至今未息。
(字数:347字)
相关问题解答
1、"辱母杀人案"具体是咋回事?
这事儿发生在2016年山东聊城,主角是个叫于欢的小伙,当时高利贷催债的一帮人把他和妈妈堵在厂子里,辱骂、抽耳光,甚至用极端手段侮辱他母亲,于欢报警后警察来了又走,他情绪崩溃,抄起水果刀捅伤了4个催债的,其中1人后来死了,一审法院判他无期,全网炸锅,觉得这是“被逼反抗”,最后二审改判5年。
2、为啥这案子能轰动全国?
说白了,太戳人心窝子了!一边是亲妈受辱、警察没管,一边是儿子拼命护母,结果被判无期,老百姓都觉得“要是我也得拼命”,法律和人情在这儿杠上了,后来媒体一报,全网讨论“正当防卫”到底咋算,连最高检都介入复查,最后改判算是个折中结果。
3、催债的到底干了多过分的事?
根据判决书和报道,那帮人从下午折腾到晚上:在于欢厂子里拉屎、用鞋子捂他妈的嘴、脱裤子露下体羞辱……警察来了就说“要账可以,不能打人”,待了4分钟就走,于欢想追出去被拦住,这才彻底崩溃动了刀,后来曝光细节,网友直呼“这都不算防卫啥算防卫?”
4、二审改判的依据是啥?
法院认定于欢确实被暴力催债,对方有严重过错,而且于欢捅人是在“受辱+警察离开”的极端情境下,属于“防卫过当”而非故意杀人,原本的无期改判5年,民事赔偿也减了,这案子后来成了司法界讨论“正当防卫界限”的经典案例。
本文来自作者[诗涵梦]投稿,不代表佳华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cdcf.cn/zlan/202504-131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佳华号的签约作者“诗涵梦”
本文概览: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是怎么回事辱母案”发生于2016年4月14日,于欢在母亲苏银霞和自己被11名催债人长达一小时的侮辱后,情急之下用水果刀刺伤了4人。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驾车就医,...
文章不错《山东聊城辱母杀人案是怎么回事 山东辱母案事件回顾》内容很有帮助